自我排拒与自我接纳:管理内心的乱流
作者:罗伊·马丁纳 出版社:云南人民出版社 返回目录

  所有的生命都是变动不居的,有各式各样的形式。我们要不是随波逐流,就是抗拒挣扎。

  如果快乐地逐流,我们的所见将一如科学的洞见:事物只是时空之中的发生,而那些发生也只是时间之流里的大小旋涡罢了。

  如果我们随波逐流--业障的永无止息之流,我们可以在逐流之时细细品味它的本来面目,而不觉得是在受苦。

  接纳它,我们就与它合而为一:抗拒它,我们就会受到伤害。

  --蒂莫西,弗雷克  《禅的智慧》

  到目前为止,,我只暗示了平衡情绪的原则之一:自我接纳。在"未解决的情绪"那一章里,我们检视了情绪这个能量现象有可能转而对抗我们内心的平衡,从而导致慢性疾病。在"诱因"那一章里我们视真实生活里的日常经验为内在骚动的表达,而且进一步的,我们从第三个意识层次,看到了自己通过种种意图而制造出的所有情境。你一旦能深人了解平衡情绪的机制,这个简单的乱流管理法的优雅之处将变得十分明显。基本上,这就是自我解脱的一种手段。因此,首先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自我接纳。

  如果我们回顾以往评估我们的生活,多数人都可以找到许多例,像是情感妨碍了前途,或是阻挠了原本较合意的行为。我们的情绪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这些混乱场面的反应。我们常常为了微不足道的琐事而大发雷霆。(举例来说,辛苦工作了一天或是必须面对讨厌的琐事。)在这些情况下耐心是有限的,上班八小时,面对客户或消费者扮演"好人"角色之后,我们放松了警戒,而没有对我们所爱的人表现出同等的体恤。

  当日子不好过时,你或许会开始信,每个人的感受并无多大的选择余地,而生活就是要学习妥协与适应环境。好在人们就像是橘子,如果你挤压它,里面的汁液就会流出来。假设里面是苦涩和愤怒,挤出来的果汁就是苦涩或愤怒,但如果里面是甜美和欢欣,果汁就是甜美而充满欢欣的。借由勤勉地练习一些简单的技巧,我们就能以欢欣喜悦取代苦涩。我们可以不断地演化,就算是身处压力之下,也可以向所爱的人以及其他任何人显现我们的爱与善意。

  我们无法妥善处理情绪,乃是源自于自我排拒。我们排拒自己的情绪,只因为我们对它们下了论断,认为它们是坏的、错的,但其实它们并非如此。情绪只不过就是情绪罢了。如果我们可以接纳自己在任何时候的面貌和感觉,就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生命力;如果我们办不到,被抑制的情绪能量就会转变为压力,对我们造成损害。

  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,就在于人类有能力创造出自我的种种形象,并依此来衡量自身的价值。讽刺的是,在我们创造自我形象的同时,我们也经常在评断和排拒它们,因而施加了不必要的痛苦。任何对自我形象的排拒都会变成自我排拒,而自我排拒是我们大部分问题的根本原因。如果我们抗拒某部分的自己,实际上就是在弱化和摧毁让我们得以生存的心哩和能量基础。多数人并不喜欢他们从一开始就创造出来的自我形象。处理自我抗拒因而变成人类最大的挑战。

  自我抗拒的情绪乱流是一股向下的涡旋,它毫无建树可言。为了闪避挑战和痛苦,我们创造出了各种防卫机制,并通过闪躲、否认、压抑、责怪或批判来过滤每一个经验。我们限制了自己的能力,不去表达亲密和情感,不听批评之辞,不寻求帮助,也不去解决内心的冲突矛盾,因而失去了客观性与直觉,最后的结果就是毫无选择的余地。到了那个时刻,我们已经成为自己阴暗面的牺牲者,而彻底活在恐惧之中,成为情绪的人质,只能有限度地回应人和事件。很不幸,我们自己发动了绝大多数的内在情绪噪音或乱流。

  请记住:自尊乃是情绪生存的基本要素。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我价值,人生将是一场痛苦的练习,我们将错失原本可能是充实而令人满意的经验。

  种种自我排拒的形式

  多数人宁可不去感觉某些情绪,这些情绪很可能是由一通唠叨的电话、一封批评的信函或是另一半所做的某件事而引发的,任何事都可能让橘子流出酸涩的果汁。在这些时刻里,我们或许会发现自己以下列四种方式对事件的压力做出反应。再次重申,这些对外在刺激的不同反应方式,都根植于我们如何认知自我。我们或许会通过下列的方式而反应:

  ●无能的感觉:包括无助、绝望、挫折、沮丧、愤怒、嫉妒、不妥当的感觉、羞耻和罪恶感等。

  ●打击自己的行为(self-defeating behavior):许多人为了逃离不想要的情绪而畏缩退却,要不然就是变得咄咄逼人,并且往往会滥用转移心智的替代物(例如酒精、药物、毒品),或是转换情绪的替代品(例如食物、巧克力、香烟)。他们会责怪他人,大吼大叫,乱发脾气。有时他们又表现得完全无动于衷或是表面上很镇定。

  ● 负向信念:这些负向信念都是对特定情绪--譬如生气、沮丧或是性渴望--的强烈寺比判,认为这些情绪是错的或坏的。某些人经验到这类感觉时,会产生极端的羞耻感或罪恶感。

  ●  自我毁灭的举止:有些人对情绪上无法处理的状况会有另一种反应,那就是不负责任或是表现出具有胁迫性的态度。这种人或许在潜意识里存有想死的愿望,这意味着就某个层面而言,他们是在迎接外来的伤害,或借着种种行动寻求负向的注意力。

  在你继续读下去之前,请花点时间沉静谐下来,思索到目前为止所读过的一切。你是否能辨识得出你曾经有过的经验?如果可以的话,你打算在未来如何改变那些反应?你将需要哪些资源,以便做出改变?你可以做些什么来取得更多的资源?

  就我的看法,我们需要克服两大幻觉,以便改变我们的反应模式,它们分别是:

  一、外来的因素制造了我们的压力。

  二、当我们饱受压力时,需要来自外面的帮助。

  你一旦了解了这两种观念以及背后暗藏的信息之荒唐可笑,,就已经走在达到情绪平衡状态的半途中了。因为,如果真的是外在因素造成了内在的骚乱,那么寻找免除压力的保护方法(如逃避、退缩或否认)就是正确的。不过这也意味着:我们是环境的被动受害者,对自己的生活毫无掌控力。反过来说,如果我们接受是自己引起了内在一切重大的伤害,制造了生活中的灾祸,我们就更能控制命令中枢,学习如何在崎岖的生命道路上清楚地掌稳方向。因此,我们唯一需要外在资源给予我们的帮助,就是一套如何掌握自己的生活以及相互支援的人脉网络。

  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至少两次。

  平衡情绪的重点就是要认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来自于内在,这是通往内心和谐的第一个线索。我们需要接纳自己,接纳生命是艰苦的,接纳人生中将会有重重的阻碍,接纳我们将会犯下许多错误,以及接纳许多人会误认为我们就是他们苦恼的源头。

  等到你彻底领会了上面这段话的每一个字句,请再继续读下去。

  没错,一定会有人不喜欢我们,但那并不是灾难。我们没办法取悦每个人。为什么领会这一点有那么重要?因为我们童年的生存训练导致了许多问题。差不多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发展出一条准则:让自己讨人喜欢。事实上,大多数人都学会了同样的或类似的生存原则,那就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该乖乖听话。

  下列十条儿童生存守则应该是你所熟悉的,虽然每个人遇到的情况有所不同,有的人遵奉的规则甚至更多一些。
 
  作者相关课程改变,从心开始——掌握情绪平衡方法之四天工作坊